荣获第五届"华语文学传媒大奖"之年度散文家提名
--犀利,沉重,敏锐,是来自底层却又能超越呻吟和哀伤的、非同凡响的文字。--著名作家 张炜
--几乎和我同龄的夏榆,比我懂得地底底黑暗,比我清楚体制边缘的压迫与暴力,比我见过更多更多的死亡。--著名主持人、作家 梁文道
--矿区是人类生存困境的一个原型,一个隐喻,一个象征。要勇于面对,而且看清其中的所有一切,作家的内心必须有光。--著名作家、评论家 林贤治
夏榆是中国文坛一个独特的存在。
从矿山走出的夏榆,他的文字是无法叫人适意的。他的集子是一个打开的洞穴:黑暗、静寂,充满广大无边的虚无。在那里,不时响起瓦斯的爆炸声、救护车的尖锐而疾速的鸣笛、黑衣人震天的哭号,当然还有被淹没的无声的饮泣......夏榆把自己的家庭深深植入矿区的生活,然后无情地撕开,让我们看见暴力、叛卖、暧昧、压抑、惊恐、焦虑和苦痛。他写了自己,从顶班下井的小矿工到京漂一族,那是一部少年的成长史和追寻史。
记者的生涯,让夏榆走得更远,也走得更深。他不但深入到荒瘠的中国腹地,现实中的黑暗地带,还深入 "文革",深入那些早已沉沦于岁月深渊中的集体记忆,直到域外的奥斯威辛和柏林墙。他寻找不幸的人,也寻找倾心的人物;寻找黑暗,也寻找光明的源头。在他那里,国家,民族,轮廓分明而又没有限界。他以悲悯,以理性,以对自由的渴望和人道主义的热情,从中发现人类血脉的联结。
本书是夏榆的自传性随笔27篇,其中包括多篇获奖名作,如《黑暗中的阅读与默诵》,《失踪的生活》,《悲伤的耳朵》等。